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要构建以人工智能为基础支撑的前沿科学研究新范式,形成完善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完善人工智能人才结构,加强人工智能领域高水平开放合作。
(资料图片)
日前,由天津市政府、重庆市政府联合主办的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在天津市开幕,这是两地分别打造的世界性智能产业平台合并后的首次亮相。据了解,2017年6月,天津市政府与国家发改委等多个部门举办首届“世界智能大会”;2018年8月,重庆市政府与科技部等多个部门举办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今年,津渝两地在国家指导下整合平台,邀请中外企业、专家学者、平台机构参加本届智博会。
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陈良文介绍,2023年,天津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营业收入超过3000亿元,人工智能正加速赋能新型工业化。目前,天津市已建成300家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其中11家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培育了21家天津市级智能制造系统方案解决供应商。重庆市经信委副主任罗莉表示,重庆和天津工业基础深厚、产业完备,产业发展各具特色、各有优势,合作空间广阔、潜力巨大。通过这次共同办会,双方进一步凝聚了合作共识,力促协同发展。
走进天津国家会展中心N17展馆的智能交通与智能制造展区,天津港集团1080平方米的展位上,展示着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天津港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的全景式互动沙盘,生动模拟了码头的繁忙景象。天津港集团自主设计研发的L4级人工智能运输机器人(ART)被放在展位最醒目的位置。天津港集团数字化转型办公室项目技术管理经理李秋男说,目前,已有92台纯电机器人在天津港的“智慧零碳”码头投入商业化运营,为未来的绿色物流提供了全新的动力解决方案。
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目前已培育42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万余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经超过4500家。2023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5784亿元,增速13.9%。
工信部副部长单忠德表示,我国人工智能企业算力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位,累计发布408项智能制造的相关国家标准,构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生态。
本届智博会发布的《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报告2024》显示,我国立足自主创新,已构建起包括智能芯片、大模型、基础架构和操作系统、工具链、深度学习平台和应用技术在内的人工智能技术体系、产业创新生态和企业联盟,对重塑工业体系、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支撑效应正逐渐显现。
从加持云技术的港口大模型,到快译类的语言大模型,再到智能校对类的政务大模型……在这届智博会上,最“卷”的领域是人工智能大模型,集体亮相的大模型超过40个。参展的企业纷纷表示,目前,人工智能的表现越来越“类人”,在实验室内、生产线上,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成为助力工业制造业提升质效的“好帮手”。
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刘刚介绍,基于目标人群、用途和适用场景的不同,人工智能大模型可分为通用大模型和垂直大模型两大类。通用大模型对标ChatGPT,以技术攻关为目的,面向广泛的人群和场景。2022年之后,人工智能已经由专用人工智能进入大模型为主导的通用人工智能发展阶段。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表示,大模型作为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高效赋能千行百业。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大模型基础设施化,并结合行业高质量数据集,推动中小企业利用大模型培育创新生态;另一方面,要推进通用大模型基础设施统筹建设和普惠高效使用,引导企业错位协同,避免盲目发展。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吴朝晖认为,面向未来,应加强学科联动夯实人工智能研究底座,强化应用驱动丰富人工智能场景,深化产研互动构建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希望各方引育更多高层次人工智能创新人才,推动更多产业政策落地落实,共同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在智博会上表示,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坚持以“赋能实体经济、支撑社会发展”为战略主线,构建起独具中国特色的研发体系和应用生态。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要构建以人工智能为基础支撑的前沿科学研究新范式,形成完善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完善人工智能人才结构,构建多层次人才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格局,自律、他律、法律相结合,促进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安全发展,加强人工智能领域高水平开放合作。
标签: